地球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完美平衡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下你所能做的努力
TPCF彙整
18世紀工業時代的興起,人類生產方式逐漸轉向新的製造過程,出現了以機器取代人力、獸力的趨勢,這樣工業文明的進步,奠定了21世紀高科技時代
迅速發展的基礎,給人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同時地,也埋下傷害環境造成文化隔閡的因子。
聯合國永續高峰會在2015年9 月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建基於社會面(society)、經濟面(economy)、
地球面(planet)及治理面(governance) ,發布後廣泛獲得各國接受,並逐步傳遞到每位民眾心中,並期盼能於2030年達成,創造一個更美好、更永續的環境。
聽聽小朋友對「地球面」的心聲
TPCF長期致力於環境教育平台,「ECO達人校園分享會」專案更能影響小朋友的環境觀念,藉由小朋友的心得作品能看出他們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即將面臨困境及對大環境的改變無能為力,只能將對這地球的熱愛轉為自身行動,並試著藉由自己小小的力量跟與大人世界對話,語重心長的告誡大家停止傷害自然的行為。
|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製造的「塑膠垃圾」。 - 宜蘭縣 礁溪國中 王同學 ECO心得作品 |
|
“ 現今社會這麼不珍惜自然, 在十年、二十年後又怎麼保護呢?許多動物在人類濫用資源之下已漸漸滅絕,土地也失去原有的功能,鳥語花香的森林,早已變成空污嚴重的大都市!人類總是想:反正總有人會去保護,也不差我一個!最後自然資源終將枯竭。 - 基隆市 八斗高中國中部 林同學 ECO心得作品 |
環境永續+經濟成長=循環經濟
在傳統的線性經濟模式下(linear economic model),產業環境不具永續性的發展(not sustainable),因伴隨人口的增加,消費端的產品需求量也將隨之擴大,然而產品從製造、銷售、購買、使用乃至丟棄,原料一再地被消耗使用,卻未能有效回收再利用,因而在資源是有限的現實前提下,未來勢必將面臨資
源耗竭的危機。
循環經濟講求『再生與恢復』,意即透過完整的事前規劃與設計,讓資源能有效地一再被重複利用,其目的是為了讓產品、零件乃至原物料一直保持在
最高的被利用率及最大的使用價值,同時採用再生能源及不具毒性化學的物質 進行生產。
雖乍看之下, 循環經濟似是等同環保回收的概念,但實則不然,後者比較像是因應社會環境已遭破壞的彌補措施, 屬於被動回應, 且經回收後的產
品及原料, 其功能和價值上, 多半已大幅削減;然而前者是積極且主動的角度,在產品製程之初,便已思考最終的回收再利用之完整流程與方式。換句話
說,後者若是指『把垃圾或廢棄物變黃金』,前者則是強調『零垃圾、零廢棄物產出』更高層次的環境永續。
攜手改變 還給地球一個笑臉
解決環境問題與經濟成長衝突的方法千千萬萬種,但初衷始終只有一種:因為熱愛這片土地。它乘載了千萬人的希望,孕育了無數種獨特的生命,從前人們專注追求經濟進步,肆無忌憚的在它身上奪取太多太多,導致失衡,如今,需要大至政府,小至企業、民間團體、社區及個人民眾共同的努力合作,攜手讓這巨大的翹翹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