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GO GREEN 海洋課程

讓我們與海洋生物「零距離」!

「哇!海獅真的好聰明!」「原來海洋生物的覓食習慣這麼多樣!」來自桃園市錦興國小的蔡同學和吳同學,在參與「GO GO GREEN帶狀課程」的「海洋科學序列初階海洋素養課程」後,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這套課程透過五次室內課與一次戶外參訪,不僅讓兩位同學對海洋生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發了他們對海洋保育的熱情。

學生參訪於Xpark合影 ↑學生參訪於Xpark合影

 

戶外參訪:親眼目睹的感動

談到課程中最喜歡的部分,兩位同學都異口同聲地選擇了戶外參訪。蔡同學說:「我喜歡戶外課,因為可以親眼看到乃哥講師(飼育部副主任 林乃正)講的一些海洋生物跟一些環保問題」。吳同學也深有同感:「真的可以親眼看到這些活生生的海洋生物,而不是在教室聽講師講,要親身體會才有那種感覺,有學到東西」。顯然,親身接觸的體驗遠比紙上談兵來得更具衝擊力與教育意義。

課堂內外:從知識到親身觀察

當被問及室內課與戶外參訪的不同時,兩位同學都強調了「看到動物」的重要性。蔡同學提到:「我覺得可以看到動物,不像一般的參觀,我們去看後場飼養這些動物的地方,瞭解更多魚缸以外的事情」。吳同學則補充:「親眼看到生物,而不是看影片聽講師講,透過自己去觀察,去發現」。這種從「聽」到「看」再到「觀察」的學習過程,讓知識更加立體化,也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

在眾多海洋生物中,受傷的海龜讓蔡同學印象深刻,他描述道:「那隻受傷的海龜讓我印象滿深刻的,因為牠是女生,很小隻,我覺得牠很可愛,但是牠好像受傷,而且是舊傷」。而吳同學則對大王具足蟲和海獅情有獨鍾,他驚嘆於大王具足蟲「很少生物可以好幾年都不吃東西」的特性,更對海獅的聰明印象深刻,直呼「訓練得很厲害」、「手勢擺幾下牠就甩出去了,牠就知道你在講什麼,牠就會做對應的動作」。這些生動的觀察,都讓海洋生物的形象在同學們心中鮮活起來。

連結SDGs:從理解到行動

課程中也結合了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水下生命」和「陸域生態」議題。兩位同學表示,透過課程他們對這兩個議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蔡同學說:「我有更深入的瞭解,尤其是這個海洋生命,我可以學到很多生物相關的知識」。吳同學則強調了保護的重要性:「水下生物的生命,要先認識牠,才能更深入地保護牠,因為現在海洋真的太多垃圾了」。這不僅讓他們意識到海洋垃圾的嚴重性,更激發了他們從自身做起,節能減碳,減少垃圾的決心。

未來展望:投身海洋保育

對於未來的海洋議題,兩位同學都有著明確的探索方向。蔡同學希望更深入學習海洋生物的繁殖、覓食和棲息地特色。吳同學則立志未來能成為一名動物照顧者,「希望我以後能來這裡照顧動物,這樣就可以比較親近動物,比較近距離地瞭解牠們的生活型態以及牠們吃什麼」。他們的夢想,都與海洋息息相關。

講師用心,課程生動

課程的成功,更仰賴於講師的用心教學。蔡同學稱讚乃哥講師「上課教得很細心,他都會準備一些圖片,然後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去詮釋那些動物」。吳同學也表示,「乃哥講師上課的時候,會用比較輕鬆的方式,會運用影片,像火焰烏賊,幻色變色過程等,鉅細靡遺地解釋給我們聽」。講師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原本複雜的海洋知識變得更加有趣易懂,深獲學生好評。

此次「GO GO GREEN帶狀課程」與Xpark合作的「海洋科學序列初階海洋素養課程」,不僅為桃園市錦興國小的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海洋世界的大門,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愛護海洋、保護環境的種子。特別是參觀Xpark都會型水生公園,讓學生們有機會透過沉浸式體驗與導覽,親身體驗人類如何透過科技重現地球各地生物的棲息環境。此外,學生們也得以一窺後場的運作,了解Xpark在海龜救傷與復育等方面的合作研究計畫,例如對那隻印象深刻的受傷小海龜的照護,這些都讓他們對海洋保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乃哥講師分享,這種深度的帶狀課程活動,可以陪伴孩子們一起認識海洋議題,讓他們對海洋產生興趣,覺得特別有成就。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其他沒有安排到這個課程的孩子,竟然在假日的時候請父母親帶他們到Xpark參觀,提前體驗海洋的魅力。這讓他體會到帶狀課程的影響,就像水波紋一樣,一層一層地向外展開。蔡同學與吳同學都表示,會將這份寶貴的學習心得分享給家人和朋友,讓更多人一同加入海洋保育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