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食節 不只團圓,我們與地球「糕」興一下!

 

中秋佳節,是我們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美好時刻。在傳統的詩意與豐收意象之外,這個節日也悄悄地提醒著我們與大自然的連結。中秋節正好介於白露秋分兩個節氣之間,這時氣候漸涼,秋意漸濃。古人順應自然,感恩豐收,而身處現代的我們,則能透過「永續飲食」,讓這份感恩更具意義。

台灣月餅大觀園:從傳統美味看永續

台灣的月餅文化豐富多元,每一種都承載著獨特的風味與故事。從這些熟悉的美味中,我們也能找到永續的線索:

  • 廣式月餅:以其柔軟的外皮與飽滿的內餡著稱,常見的蓮蓉、豆沙等內餡多為植物性原料,是符合永續飲食中「多蔬食、少肉類」理念的經典選擇。

  • 綠豆椪:這款台式月餅的酥鬆外皮和細緻綠豆沙內餡,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家鄉味。部分店家會使用在地小農的綠豆,實踐在地生產的永續精神。

  • 蛋黃酥:金黃酥脆的外皮、綿密紅豆沙與鹹香蛋黃的完美組合,是年年熱賣的品項。

  • 蘇式月餅:以多層次的酥皮為特色,口感鬆化,內餡多為甜豆沙或棗泥,同樣是植物性為主的美味。

歡度中秋,「綠」月餅讓你健康又環保!

既然中秋節是與家人分享喜悅的時刻,我們當然希望月餅吃得安心又健康。挑選月餅時,除了美味,也能參考以下幾個永續原則,讓團圓的心意更圓滿:

  1. 低糖、少油,健康無負擔:傳統月餅的甜度與油脂含量較高,不妨選擇標榜低糖、低油,或以天然食材替代精緻糖分的月餅。這樣不僅能減少身體負擔,也能讓長輩和小孩吃得更安心。

  2. 在地食材,讓「糕」點更有故事:選購使用在地、當季食材製成的月餅,例如用台灣鳳梨、文旦柚、地瓜等入餡的產品。這不僅能減少食物運輸的碳排放,更能品嚐到屬於這片土地的獨特風味,讓每一口都充滿台灣味。

  3. 簡約包裝,讓環保從「糕」點開始:許多月餅禮盒包裝過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選擇簡約包裝、可回收,或以環保材質製成的禮盒,能為地球減少一份負擔。

  4. 支持在地小農與良心店家:透過購買使用友善耕作食材的月餅,我們不僅能享受美味,也能直接支持台灣小農,並鼓勵更多店家投入永續行列,讓良善的循環不斷延續。

這個秋分,讓我們從挑選一顆永續月餅開始,與家人一同感受感恩大地的美好。讓我們一起過一個對地球友善、對身體健康的「糕」興中秋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