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大變身:會發電的太陽能屋頂與外牆
地球正在持續暖化,極端氣候(像是超大洪水或嚴重乾旱)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危機。面對環境挑戰和全球能源轉型,林于庭董事長指出,太陽能光電因其快速的建置速度,已成為再生能源的主流。
但是,臺灣土地資源有限,要如何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呢?答案就在我們的建築物上!林董事長強調,把太陽能板直接當作建材,整合進建築物的屋頂和外牆,這就是建築整合太陽能(BIPV),是未來綠電供應的關鍵解決方案。
🏡 讓你的房子變成「發電站」
你知道嗎?建築物在我們的社會中是排放二氧化碳較高的部門之一。BIPV 的目標,就是讓建築物從單純的能源消耗者,變成一座座能自我產生再生能源的「發電站」。
BIPV 的好處非常實際:
- 零污染發電:太陽能發電過程不需燃料,沒有碳排放。
- 緊急應變電力:發電系統建置快,電力可以就近使用,在臺灣這種多地震、多風災的地區,能即時提供應急電力。
- 美觀又涼快:BIPV 可以取代傳統建材,讓建築外觀更漂亮,同時還能幫建築物降溫,減少冷氣用電。
💡 革命性的「超輕柔性」技術
傳統太陽能板又厚又重,安裝費力,還會給老舊屋頂增加沉重的負擔。林董事長的公司致力於開發輕質型柔性的 BIPV 模組,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
| 特色 | 輕質柔性模組 (BIPV) | 帶來的重大優勢 |
|---|---|---|
| 重量超輕 | 比傳統模組輕很多(約 125W 產品一個女生就能輕鬆拿起)。 | 解決了舊建築(屋齡超過 30、40 年)屋頂承重不足的問題。 |
| 全軟可彎 | 模組柔軟有彈性,適合各種彎曲或不規則表面。 | 傳統需要打樁、鑽孔容易導致屋頂漏水。 |
| 直接用貼 | 用貼合的方式就能快速安裝。 | 大幅縮短工時,省下人力成本,且能降低工地危險。 |
| 極度環保 | 沒有笨重的鋁邊框和玻璃,回收能耗極低,碳排放量僅為鋁建材的十分之一。 | 讓太陽能板退役後的回收更簡單、更友善環境。 |
這種輕質模組甚至可以貼在玻璃帷幕大樓的外牆上,降低大樓的能耗。更重要的是,由於模材設計,它不會產生傳統玻璃或太陽能板常見的炫光(光害),非常適合在都市內安裝。
🚀 邁向智慧電網的未來
BIPV 的應用不只在發電,更是一種全面的能源管理與轉型。
- 舊屋翻新首選:對於需要翻新的老舊大樓,可以直接將 BIPV 貼在建築立面,在翻新的同時也導入綠電,實現「舊翻新」。
- 效率加倍:對於已經安裝但發電效率低落的舊太陽能板,輕質型模組可以直接貼在上方,將發電量提升 2 到 3 倍。
- 智慧整合:未來,BIPV 將結合儲能系統(電池)、電動車充電和 AI 能源管理,將單一建築整合成虛擬電網,提供電力交易或電力穩定服務。
林董事長總結,BIPV 就像貼在建築上的「電子樹」,它能持續發電、為環境減碳。透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讓每一棟建築都成為一個綠色發電單位,共同創造一個永續、智慧的未來城市。
註:文章內容根據榖果智翔科技林于庭董事長演講內容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