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飛行密秘與美妙歌聲 - 桃園市 - 114下學期
上架日
2025-04-28
評價
剩餘數量
1場
課程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受託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
光速報名
教學流程
單元名稱
單元內容
單元時長
引起動機
台灣鳥類的物種數與鳥類飛行的美麗姿態
15分鐘
鳥類的羽毛與骨骼
鳥類的飛行秘密與骨骼構造
15分鐘
鳥類的一天
介紹鳥類的視力、羽衣、食性......等特徵與生活習性。
10分鐘
鳥類的旅行
介紹候鳥、過境鳥、留鳥與迷鳥的差異
10分鐘
鳥類愛唱歌
介紹10種校園周遭與生活中常見的鳥類
15分鐘
鳥類落難記
介紹鳥類面臨人類開發與棲地破壞下所面臨的生存危機
15分鐘
綜合活動
猜猜我是誰-鳥鳴大挑戰(有獎徵答)
10分鐘
※ 教學流程之部分,講師會依教學現場的狀況調整,故僅供參考。
※ 此表格僅供學校了解及推廣課程使用。
項目
條件說明
教案名稱
鳥類的飛行密秘與美妙歌聲
人數
36-150
類別
#責任消費及生產 #氣候行動 #保育陸域生態
教案描述
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有機會可以觀察到多種的過境鳥與候鳥,再加上地形多元,適合不同種的鳥類棲息,成為賞鳥勝地,而鳥類飛行的美麗姿態也正是鳥類吸引人的地方,課程將帶領學生進入鳥類的世界,解開鳥類的飛行秘密、美妙歌聲,以及所面臨的生存危機。
適用年齡層
國小三年級
國小四年級
國小五年級
國小六年級
參加永續主題教育專案
不參加
課程或講座目標
1. 透過投影片講述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環境,如何造就鳥類的生物多樣性,引導學生認知生活周遭都很容易與鳥兒相遇,更要好好的認識。
2. 透過投影片講述及羽毛的觀察,讓學生認識鳥類的骨骼、羽毛的構造與如何飛行。
3. 透過投影片講述鳥類一天的生活,讓學生可以將自己想像成一隻鳥,藉此認識鳥類的視力、羽衣、鳥喙及食性,還有休息的方式。
4. 透過人類旅遊型態與鳥類遷移的比喻,讓學生知道候鳥、過境鳥、留鳥與迷鳥的差異,藉此介紹鳥類遷徙路線因為氣候變遷產生變化。
5. 透過圖片與聲音的介紹校園周遭常見的鳥類,讓學生可以利用外觀及聲音辨識生活周遭出現的鳥類,藉此讓學生更加認識鳥類,有更多的關注。
6. 投過列舉實際案例,讓學生了解鳥類在面對人類開發、棲地減少與外來種入侵後所面臨的各種生存危機與應對方法,引導學生可以選用友善環境的產品。
配合課程或講座所用的「簡報」雲端連結網址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y_gLVZtr5LeWq46C0u3Yy__RS7HxUT8/view?usp=sharing
配合課程或講座所需的設備
電腦及投影設備
麥克風及連接電腦的擴音設備
展示教具用的桌子
配合課程或講座建議安排的場地形式
室內平面教室
室內階梯教室
無論何種形式的場地都可以配合
配合課程或講座建議安排的室內場地桌型
演講型(類似演藝廳一般,全部都是椅子,沒有桌子,或是椅子旁附加收納式的小桌子,通常是階梯教室)
每位學生須自備的物品
作筆記用的文具
可開課學期
全學年可開課(9月至隔年6月之間,1月及寒假期間不安排場次)
成為TPCF合作夥伴的年資
2024年之前
聲明
我確認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