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的秘密生態系 - 新北市 - 114上學期
上架日
2025-05-28
評價
課程單位
謝宗叡
光速報名
教學流程
次數
單元內容
活動時長
次數 1
六隻腳的世界:昆蟲運動會
結合學生自然課所學,提升課程廣度及深度,並以昆蟲多元形態及有趣的行為生態引發學生觀察動機。
先認識昆蟲基本構造、行為及生態,建構初步的昆蟲學概念;進而藉由昆蟲多元的形態特徵及特殊行為生態,啟發學生對環境中這些不起眼的「角落生物」好奇心!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2
社會性蜂類
破除對蜂類負面的刻板印象,並介紹社會性蜂類的生態地位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連結。
介紹常見的蜜蜂、虎頭蜂,並以人類生活、生產及生態等面向重新解讀這些生物。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3
獨居性蜂類
認識環境中特殊的類群-獨居性蜂類,並融入授粉生物學及國際環境及糧食相關議題。
透過標本、影音及簡報等介紹臺灣環境中存在多數卻鮮少人知的獨居蜂,並說明他們與人類生活的連結。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4
校園蜂類觀察家
了解校園環境,發現並觀察校園內的獨居蜂與周遭生態,並能操作簡易科學調查工具及科學紀錄,藉此讓學生學習並發展團隊合作。
分組利用不同採集方式採集與觀察校園生物,引導學生觀察、記錄、討論並嘗試繪製出校園生態地圖。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5
蜂旅館的房客實錄
實際參與行動,了解蜂旅館的功能與其重要性。
根據學生所放置的旅館做記錄,並觀察訪客類群與環境的關係。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6
打造校園裡的獨居蜂庇護所
透過手作強化學生學習印象,並可作為校園生態觀察型科學作品。
學校校園花圃、菜園或花園等,與周遭綠地區域(如公園)。
手作木製旅館及於校園空間進行旅館架設
3 小時
收集學校自然素材以及舊物回收,再以自然素材分組創作獨居蜂旅館,同時也組裝獨居蜂方舟作為專業版本,放置於校園內做觀察紀錄。
※ 教學流程之部分,講師會依教學現場的狀況調整,故僅供參考。
※ 此表格僅供學校了解及推廣課程使用。
項目
條件說明
教案名稱
校園裡的秘密生態系
人數
主辦單位統一安排以1個班級為限(平均約為23人)。
類別
#優質教育 #氣候行動 #保育陸域生態
教案描述
你知道校園角落藏著哪些微小卻重要的生物嗎?《校園裡的秘密生態系》是一門引導孩子們從昆蟲出發、深入探索自然環境的跨領域課程。以生動的觀察活動與手作體驗為核心,帶領學生進入六足世界,從認識昆蟲基本構造開始,逐步揭開社會性與獨居性蜂類的神秘面紗,並實地觀察校園中的生態環境,學習如何以科學方法記錄並理解自然現象。

課程中,學生不僅能學習到關於昆蟲與生態系的知識,更能培養觀察力、團隊合作精神與對生物多樣性的尊重。透過親手打造「獨居蜂旅館」,孩子們將以實際行動參與生態保育,感受自己也是改變世界的一份子。

本課程呼應多項SDGs目標,包含:
目標4 優質教育:以體驗式學習深化環境教育,培養具備觀察、紀錄與探究能力的未來公民。
目標13 氣候行動:藉由認識授粉昆蟲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理解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的衝擊。
目標15 陸域生命:鼓勵保護和恢復生物棲地,進一步認識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這不只是堂自然課,而是一場認識「生命與環境連結」的奇幻旅程,歡迎學校一起探索校園裡的秘密生態系!
主講講師姓名
王庭碩
助教姓名
謝宗叡
主講講師最高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研究所 碩士
主講講師經歷
野野有限公司 執行長 (2022~)
城市方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及推廣講師 (2017~)
財團法人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 環境教育推廣講師 (2019~)
台灣好基金會神農計畫 推廣講師 (2019~)
水保局臺東分局 111 年度水土保持教育推動計畫 專案經理 (2022)
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 創新企劃組組長 (2019-
2022)
課程目標
1. 能與周遭環境生態有共鳴,並主動觀察。
2. 藉由DIY生態觀察裝置及課程引導,破除對昆蟲(如蜂類)負面刻板印象。
3. 學習團隊合作方式進行公民科學家活動,提升科學素養及環境敏感度。
適用年齡階段
第二學習階段(三年級、四年級)
配合教學所使用的簡報檔案雲端資料夾位置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6qRb2eu6Ob-j7_c7P8whOJPcEj9ApBEI?usp=sharing
教案說明影片連結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AdSrAFZzU
聲明
我確認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