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物和牠們的產地 - 花蓮縣 - 114上學期
上架日
2025-05-28
評價
課程單位
鯨旗國際創產有限公司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
光速報名
教學流程
次數
單元內容
活動時長
次數 1
花園訪客
1.認識草地環境的生態概況。
2.學會運用生物觀察的簡易工具。
3.認識草地環境中的常見生物。
進行草地探索的活動,從中發現草地的生物概況,學會運用工具進行生物觀察的技巧。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2
枯木飯店
1. 知道校園中枯枝落葉是動物生活的微棲地。
2.透過實際觀察與紀錄發現動物與枯枝落葉之間的關係。
蒐集校園中的枯枝落葉,並從中發現隱身在其中的動物們,透過觀察了解動物與枯木間的供需關係。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3
樹上飛羽
1. 學會運用鳥類觀察工具。
2. 知道簡易辨識鳥類特徵或分類方法。
3.了解並實際進行鳥類觀察記錄(以發現位置為例)。
進行校園鳥類的觀察實作,從簡易的辨識技巧、觀察工具運用到實際觀察紀錄,從鳥類中認識生物多樣性。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4
洞現生機
1. 知道常見運用洞穴環境生活的生物。
2. 認識洞穴環境的概況,知道洞穴環境也具有生物多樣性。
3.了解不同環境對野生物生活模式的影響。
透過情境營造與模擬,解鎖學生對於生存在洞穴中的動物,包含運用洞穴環境覓食、居住與活動的生物,了解不同環境對野生物的影響。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5
一漥天地
1. 認識常見的兩棲類、水棲昆蟲等水域中的生物。
2. 學會運用工具觀察與紀錄。
3.知道環境的改變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運用工具觀察水域中的動植物生態,認識兩棲類、水棲昆蟲等生物,了解其生存的需求與環境條件,同時發現環境變化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6
動物偵探社
1.認識動物痕跡的種類與特徵。
2.學習簡易科學調查方法及運用技巧。
3.思考人類行為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影響。
4.體認自然環境對野生動物生存的重要性。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戶外實作
4 小時
採用科學調查或是運用客觀性描述等手法,加強對於動物的認識並提升自我對於動物的相關知識。
※ 教學流程之部分,講師會依教學現場的狀況調整,故僅供參考。
※ 此表格僅供學校了解及推廣課程使用。
項目
條件說明
教案名稱
野生物和牠們的產地
人數
主辦單位統一安排以1個班級為限(平均約為23人)。
類別
#優質教育 #保育海洋生態 #保育陸域生態
教案描述
本套課程以探討野生物以及其棲地環境的關係為主,透過課程學生可以學習不同棲地環境的生態知識,如:草地、枯木、洞穴、水域以及森林。同時課程安排以逐漸增加戶外觀察能力養成的步驟,從簡單觀察、簡易紀錄、運用工具觀察與紀錄、比較觀察或紀錄資料、發現或探討環境問題與野生物面臨的危機等,以鷹架式授課方式,逐步提升學生對於環境的覺察與敏感度,增加知識外也拓展對於自然環境的觀察技術,創造實際的體驗與經驗,開啟學生關注野生物與其生存環境的議題。
主講講師姓名
傅雅靖
助教姓名
蘇淑玲、謝政融、趙家漢
主講講師最高學歷
國立台東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主講講師經歷
鯨旗國際環境創產有限公司/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教師
課程目標
1. 認識野生物的簡易辨別特徵。
2. 透過觀察,認識低海拔森林野生物的生活環境。
3. 運用簡易的觀察工具,進一步觀察野生物與其生活環境。
4. 知道不同種類的野生物對於生存環境的需求。
5. 了解野生物彼此之間的關係。
適用年齡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五年級、六年級)
配合教學所使用的簡報檔案雲端資料夾位置
https://reurl.cc/Kejxae
教案說明影片連結網址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Education?place=JB
聲明
我確認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