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尖兵 - 雲林縣 - 114上學期
上架日
2025-05-28
評價
課程單位
劉中慧
光速報名
教學流程
次數
單元內容
活動時長
次數 1
氣候難民知多少
1.了解綠地減少,造成溫室效應,加速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氣候難民的關係。
2.覺知親近植物,了解植物,多種植植物,有助於減緩暖化。
3.體驗如何製作生物炭
1.好燙的咖啡電子繪本導讀-作者:吳景萍;出版:遠傳電信,影片觀賞與討論(室內)
2.極端氣候造成氣候難民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89330
3.樹在地球上扮演什麼角色有什麼功能?
分組討論與分享。
戶外活動
1.分組:利用生物炭製作了解植物如何固碳。
2.氣候變遷遊戲 (等候生物炭製作時玩個小遊戲)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2
樹-我要抱抱
1.能說出植物的基本構造
2.能了解樹木可以固碳,減緩地球暖化
3.了解如何測量樹木,計算固碳量
戶外活動
1.和植物做朋友用視覺、觸覺等感官去觀察一棵樹,並認識植物的基本構造
2.簡易的樹木調查測量一棵樹的固碳量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3
樹有話說
1.了解樹木的生長
2.了解如何保育樹木
3.覺知校園樹木面臨的問題
1.行動劇-老樹爺爺的故事
2.樹木為什麼可以長得又高又壯
3.觀察木材標本
4.正確的修剪方式
5.報紙樹製作:在報紙樹的製作過程中,引導學生覺察根要怎麼長才站得穩
6.介紹根的生長特性。
7.了解如何愛護樹木。
8.樹木診斷遊戲。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4
植物與人
1.覺知人對植物的依賴。
2.體驗敲構樹皮,了解構樹樹皮的延展性。
3.透過敲構樹皮紓壓。
1.有趣的植物
2.食衣住行與植物
戶外活動
分組觀察構樹樹幹,並體驗敲構樹樹皮,抒發情緒與壓力。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5
生生不息
1.了解並體驗植物傳播的方式
2.為地球種下一棵植物
1.種子的旅行-介紹植物的四種傳播方式
2.體驗桃花心木的傳播
3.分組種植物(與學校老師討論採用盆栽或植物上板)
80 分鐘(不含下課時間)
次數 6
與自然共舞-環境巡禮
1.了解如何觀察植物的外部型態
2.完成植物觀察紀錄表
3.欣賞種子DIY之美
校園或公園
戶外學習: 解說與觀察
3 小時
1.觀察公園(校園)的環境
2.觀察動物與植物的互動
3.觀察並記錄植物葉子的外部型態特徵
4.我是好鼻獅:分組比賽,聞一聞植物的味道。
5.種子DIY
※ 教學流程之部分,講師會依教學現場的狀況調整,故僅供參考。
※ 此表格僅供學校了解及推廣課程使用。
項目
條件說明
教案名稱
植物小尖兵
人數
主辦單位統一安排以1個班級為限(平均約為23人)。
類別
#優質教育 #氣候行動 #保育陸域生態
教案描述
植物太常見而容易被忽視。看似不會發聲的植物,不斷的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食物,調節溫度……默默為人類貢獻。如今環境的破壞,引發極端氣候,你我都有可能成為氣候難民,而植物是減緩的良方。本課程希望透過五感體驗,和植物做朋友,發現校園植物之美、了解樹木的生長與保育、認識植物的傳播、植物DIY、覺知植物與人的關係,並為地球種下一棵植物,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好。特別活動將帶領學生到公園親近植物,學習觀察它,欣賞它的美。
主講講師姓名
助教姓名
陳寶樹
主講講師最高學歷
山醫學大學 護理系
主講講師經歷
小學教師退休;
大屯社大、南湖社大講師;
臺中市環境教育輔導團樹木保育到校講師、植物觀察解說營輔導員;
科博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解說志工。
環境教育人員證號: (111)環署訓證字第EP601073號
課程目標
了解植物能減緩全球暖化,減少氣候難民
了解如何觀察植物
覺知校園樹木面臨的困境
覺知植物的重要
為地球種下一棵植物
適用年齡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五年級、六年級)
配合教學所使用的簡報檔案雲端資料夾位置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H_ANQyfFHzpTeqDP0aKubqH43U5HHTy3?usp=sharing
教案說明影片連結網址
https://youtu.be/T1jXrXaa_JI 植物小尖兵課程介紹
聲明
我確認並同意
※ 已經與 TPCF 合作至少 4 年以上